展会新改变 丢掉噱头谁敢玩真的?

更多
2014-06-27 14:33:06 来源: 神州加盟网 有1085人参与
  • 经营范围:上海展会
  • 门店数量:1000家
  • 单店投资额:1万以下
企业已备案
企业已认证
成交领红包

  记者:交流共享行业精英管理智慧,助力企业品牌共成长,欢迎您!

  说起服装协会的季明季老师,或许大家都并不陌生。黑框的眼镜,微卷的长发,十足的时尚范儿中又有点文人雅士的味道。他常拉着行李箱,挎着摄像包,十多年间长期奔赴一线,采访企业家、调研产业集群,践行着“媒体人”的责任与使命。

 

 

  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服装协会媒介主管,《服装界》企业版、行业版主编季明季老师,从“媒体人”视角,来与我们共同分享企业以及行业如何进行媒体营销。

 

  季老师,您好。

 

  季老师:您好,各位网友好!

 

  记者:季老师,作为协会的媒介主管以及《服装界》主编,您常年采访企业家,调研产业集群,对于服装行业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具有着深刻的了解,那么,能否从您的视角,谈谈目前的行业发展现状?

 

  季老师:好的。目前行业面临着非常多变的周边环境,就像很多人说的,这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对于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如何认清当前形势,并结合自己的竞争优势,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虽然当前服装行业发展增速放缓、库存问题不断,但我认为这是行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的时期。过去三十年,服装行业保持着20-30%的年增长速度,在这个时期,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会购买什么。但近的5-10年间,随着品牌的增多,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越来越大,对服装、对时尚的认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对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关注的不仅仅是服装的价格,或者跟风学习别人的穿着,而更多关注品牌的文化价值,比如这个品牌的定位是什么,想要传达什么内容等等。

 

  除了消费心理的转变,我们的产业格局也在发生改变。过去服装业所依靠的是低劳动力成本、低原材料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纺织服装行业的成本优势不再,这就需要行业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记者:是的,的成本优势正逐渐消失,“代工”的角色正慢慢发生改变。在面对这些发展裂变之时,2013年上半年度,服装行业整体呈现“回归”声中的理性。那么您如何看待下半年度的发展态势?

 

  季老师: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生活成本上涨、人民币具有价值的势头短期内难以改变,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将继续面临成本压力。同时,随着东南亚和地区的服装产业链,包括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工人素质的提高,低附加值的订单向东南亚转移的流失率会逐渐加剧,国内出口将保持低速增长。

 

  在内销方面,随着整体经济增速回落,消费者对服装业信心不足。虽然提出要拉动内需来推动经济,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结果并不是很大。虽然今年服装销售额有所上升,但和往年同期相比,增幅是在下滑的。特别是羽绒服和羽绒制品,羽绒在优先季度和第二季度的价格波动比较大,几乎翻了一倍,在下半年羽绒服的价格会有所上扬,并拉升企业销售额。

 

  记者:羽绒价格的上涨可能也受到上半年禽流感的影响。

 

  季老师:禽流感是一部分原因,这导致了养鸭的人减少,供应不足。但其实禽流感大部分是鸡来传播的,很少有鸭传染的,所以也有可能是有心人士故意借禽流感来炒作羽绒,将羽绒价格拉高。所以构建一个健康的商业环境对于织服装行业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记者:对,健康的商业环境,以及健康的媒体宣导环境。

 

  纵然我们分析发展环境时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去应对,或者抓住机会力求发展。此前陈大鹏陈会长也曾说,迫切需对过去品牌发展的方向进行再认识,并重新定位发展思路。他将服装发展的形态比喻为由“高速发展的青春发育期”向“吃干粮的翩翩少年期”转变。那么,在这“力炼”的背后,您觉得企业应该身体力行地做足哪些功课?

 

  季老师:这个问题可以用陈会长在去年的服装大会上讲到的五条来归纳,也可以说是企业应该努力去做的一些功课。

 

  优先是以服务驱动向价值创造型企业转变。企业不仅仅是生产产品那么简单,而要深入研究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研究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涵,以产品为中心,品牌体系的建设,创立商业模式,打造具有全员服务链和全程化服务的企业和服务型品牌,以服务的深化与延伸,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提升品牌价值。这种服务也不再是以前为消费者熨衣服、免费洗衣这么简单,而是从消费之前了解消费者需求,一直到购买过程和销售以后的全系列化的服务。

 

  第二是强调在分工协作基础上的企业定位,打造具有创造力的品牌制造企业。企业要在大形势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核心竞争优势,明确自己在服装产业经济分工中的定位。比如,你是一家加工型企业,还是一个区域品牌,或者是一个国际品牌?只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围绕定位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竞争中占得优势。如果你是一家制造型企业,那么你又擅长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T恤、衬衫还是裤子?在某个领域,企业必须做到好的,而不是什么都去做。

 

  第三是以科学的态度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准的产业链。比如一家做衬衫的企业,必须对衬衫的上下游非常了解。像我之前接触过的广东溢达,这是一家做有档次纯棉衬衫的企业,但是他们从种棉花、织布、印染到制造、销售,整个产业链过程都是打通的,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同时也可以在产业链各环节发挥自己的创立能力。对品牌供应链系统进行全新的设计和优化,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集成创立,以全新的、现代化的、富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条,应对经济形势与竞争环境的变化,包括对客户的需求有及时的反馈和供给。

 

  第四是加快人才机制的改革创立。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核心团队的培养,因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人。

 

  第五是品牌文化内涵的打造。以文化创意驱动品牌建设,树立品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以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升时尚话语权,进而引导市场的潮流波动,把握市场的主动权。

 

  记者:您刚才提到核心人才的培养,作为服装行业求职招聘先进品牌,我们服装人才网11年来一直秉承为企业解决关键问题——人才的责任与使命,从我们来看,目前的人才缺乏是上下两端的需求:不错的管理层,以及一线的技术蓝领、零售终端的普遍缺失。

 

  季老师:是的,在整个产业链上,无论岗位的大小都需要人才,每个岗位都有其存在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与使命。协会的“年度人物”曾评选出安踏集团的一位库管人员,他在这个岗位上从事了二十多年,虽然库管的工作比较简单,但他能把仓库管理得井井有条,那他就是一个不错的人才。

 

  职业经理人是人才,库管是人才,缝纫工也是人才,而现实情况的确也是这两面的人才都存在着人才缺失以及招聘困难现象。

 

  作为企业来说,更重要的是切实尊重每一个人,让每一个岗位的员工都有无可比拟的价值感和归属感,这非常重要,这也汇聚形成了企业文化和团队的凝聚力。

 

  而企业要吸引、留住人才,已经不仅仅是提供一份有扶持的工作那么简单。

 

  记者:在人才机制的建设方面,您认为企业又该做出哪些努力?

 

  季老师:首先企业需要有一个公平、透明的选拔机制。目前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个人被提拔为经理,但大家都不知道他为什么被提拔,其他员工就会觉得不公平。而如果一家公司有好的选拔体制,首先会有明确的经理任职标准,同时还会把被选拔者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贡献等罗列出来,让其他人一目了然。

 

  第二是需要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完善梯队机制。当前也有很多企业被所谓的职业经理人所绑架,一旦职业经理人离职,企业就无法运营。所以企业在培养人才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要将核心权力只掌握在一个人手中。当高层离职时,企业需要确保有足够的梯队人才上来顶替,这是为了扶持企业的安全,因为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依靠某个人,如果企业的命脉掌握在一个人手中,这家企业就相当危险。

 

  第三是企业需要建立舞台机制。这里包括两个含义:一方面是企业要为人才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另一方面是引路者要懂得授权。当前国内很多企业都是老板说了算,虽然也引进了职业经理人,但我认为大部分老板对职业经理人还是不合格的,很多权利都不下放。作为企业家,信任他的员工,并适当放手让他们发挥,这是一种智慧。

 

  后一个是分享机制。作为企业家,要懂得和下属分享自己的管理智慧、管理思想,甚至要和下属分享财富。华为公司在二十年内打造了200亿销售额,就得益于它不断把股份分给员工,让员工充满了动力。就像古人所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记者:是的,您说的非常有道理。当然,一个品牌的建立和发展,除了人才,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比如创立。近来,快时尚模式仍在盛行中,而“慢消费”、“轻奢华”等概念又开始充斥市场。市场永远不缺潜力,重要的是符合市场规律与消费需求的“创立”,而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升级换代也常让企业主煞费苦心。但国内却常是“拿来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能否谈谈您的看法?

 

  季老师:一个企业的发展,不是依靠一个模式,当然,好的模式可能会让企业保持几年的竞争优势,但要长期发展,还是需要有产品的支撑。

 

  前几天,我采访了一位企业家,她曾经以供应商的身份去参观过ZARA的总部,她说,“看过以后,我对ZARA就一点也不害怕了。”因为ZARA本身并没有像它宣传的那样神奇,而且其本身没有设置质量检测环节,所以在每年的质量曝光黑名单中,我们总能看到它的名字。但是为什么它在国内还能这么火?因为这种模式比较新颖,无论对于行业、媒体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有一种新鲜感。但当你真正了解之后,它的竞争力就会下降。所以这几年来,ZARA的客流量虽然还不错,但我们已经看不到像以前一样开个新店就有几百人排队买衣服的现象了。新模式的出现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之前的佐丹奴也曾引得美邦等国内品牌争相模仿,但现在已经不复之前的不错。

 

  企业要发展,重要的是开发出切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企业的创立重点也应该放在产品研发上。当然,随着市场环境和消费者心理的变化,产品也要不断改变,不断创立。但要注意的是,创立也要适度,不能开发一些太前卫、太夸张的东西,要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限度内去引导消费者。任何创立,包括管理的创立、产业链的创立、商业模式的创立以及产品的创立,都是以消费者为核心的。

 

  记者:是的,产品是灵魂,但若想提升产品品牌度与知名度,好的宣传策略也非常重要。

 

 

  记者:服装业界的公众媒体很多,比如纸媒有咱们的《服装界》,还有《服装时报》、《服饰导报》等,网媒比如服装网、世界服装鞋帽网等,也比如我们服装人才网也一直致力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那么,针对现下的媒体格局,您如何看待?

 

  季老师:作为传统媒体,不只是服装行业,包括其他行业,面对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夹击,都在寻求出路。用时下一句热门的话形容,“转型是找死,不转型是等死”。作为媒体人,关键在于要对各种媒体的优势和劣势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实眼下新媒体的内容来源主要还是纸媒,所以纸媒不会因为新媒体的出现而彻底覆灭。美国的互联网发展得那么快,但还是有很多发展得很好的传统平面媒体。

 

  另一方面,新兴媒体的传播速度比较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了传统媒体把自己的声音传播出去,尤其是一些纸媒发行达不到的地方。这是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反哺作用。比如一个读者看到了我们《服装界》的电子版,他可能会因此购买我们的纸媒。

 

  所以我觉得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不能说新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的地位。传统媒体关键在于要看清自己的优势,并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宣传自己。在自己擅长的地方深耕,与时俱进,这是我认为传统媒体应该采取的态度。

 

  记者:媒体人是一项挑战高峰的职业,服装协会的媒体工作也一直秉承着“为行业立言,为企业代言,做信息管家”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您能否谈谈这三句话所深蕴的内涵?我们将秉承着怎样的立场与界限,来完成服装界的媒体工作?

 

  季老师:这三句话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责任。作为行业媒体,首先要有责任心,要有公平公正的立场去看待一个行业的事件和企业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给行业和企业传达正确的信息和方向,要做行业的指明灯。

 

  记者:您自2002年进入服协以来,十多年间一直沉淀并致力于服装行业的媒体工作,当初是怎样的意念让您进行了这个选择?

 

  季老师:其实当初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生存。因为家境不是很好,父母都是农民,在大学毕业后,我需要一份工作来养活自己和父母。但在工作几年后,对这个行业也逐渐热爱起来,看到服装、布料,就觉得自己犯了职业病,不知不觉就会去关注。

 

  在跟行业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甚至是基层员工交流的过程中,无论是人生观、价值观或者对行业的认识方面,我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出差,喜欢出去采访的人,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传递出去,同时也吸收他们的想法,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幸福的过程。

 

  记者: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哪些人或哪些事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季老师:当然有。我记得有一次我和“例外”的创始人毛继鸿聊天,他谈到他为什么不愿意接受记者的采访,这可能也是我们做记者的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想要邀约某家企业的老板,其实很多企业都是不愿意接受采访的。毛继鸿说了一个理由,也是有说服力的理由,他说,如果你采访我,你问的问题没有特色,都是别人早就问过几百遍的问题,那你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但是记者问了很多很好的问题,作为企业家,没有新鲜的思想和观点传达给记者,那是在浪费记者的时间。在他看来,两个人沟通,是一个价值信息交换的过程,而不是侃侃大山聊聊天那么简单。因为无论是企业家还是记者,大家都是非常忙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很大价值的信息传达,就很考验记者和企业家的功力。

 

  记者:对于您刚才提到的这点,我相信作为媒体人都深有体会。那么,对于目前共同奋斗致力于行业媒体工作的同仁们,您能给我们些建议或勉励吗?

 

  季老师:媒体人常四处奔走,也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群,久而久之会对自己的未来和方向,包括对于自己的人生价值看得并不是很清楚。作为记者,首先要对自己所工作的平台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还需要思考,在这个平台上你能得到什么?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平台上有很多人,这些人你还能认识哪些人?这些资源,你能做什么事情?这些都是记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你目前所处的平台,或许并不是你一辈子所要待的平台,它只是你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台阶。但不管如何,在每一个台阶上,都要把基础打扎实,然后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东西,积累新的资源。根据你所掌握的的资源和自身能力的提高谋求发展,而不能一味地急功近利。

更多
标签:
全球加盟网
  • 570 关注
  • 7200 咨询

注册会员-关注品牌-线下推荐-深层交流-确定成交 找项目就是这么高效

注  册